新加坡花店业历史发展状况
新加坡花店业历史发展状况:
新加坡花卉业的发展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,那时鲜花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、特别是逢年过节的送礼佳品。新加坡花卉业一开始走的就是一条开放之路,当时已从马来西亚、日本和中国台湾进口菊花,玫瑰,从丹麦进口花泥等,并将西方的花卉设计应用于花店花艺中。这个时期还成立了新加坡花卉组织———东南亚区会,与国际花卉组织建立了联系。新加坡花卉消费在70年代蓬勃发展,进口花卉数量品种也大量增加。到了20世纪80年代,新加坡花卉业更是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,鲜花消费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从那时起,送新生婴儿生活用品的提篮里已经必有鲜花,在婚礼、庆典上,鲜花还被做成拱门或者装饰标语牌等,用量十分可观。新加坡东西文化交融,一年中有四个“新年”,还有十几个节日,除了我们熟悉的情人节、母亲节外,还有受西方文化影响出现的秘书节、老板节、护士节、感恩节等。
到20世纪90年代,在新加坡花卉业出现的是另一番注重外联内兴的活跃景象。有实力的大集团开始更注重对外积极主办花卉节等花卉园艺活动,并广邀国外团体到访交流,同时组团参加海外花卉活动,考察各地市场,这些世界范围的交流合作为新加坡花卉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而国内的花事活动也多姿多彩,街头花艺作品展示、模特身着鲜花饰品的选美比赛、以花做服装道具的花卉舞台剧等活动广泛开展,将花卉业发展进一步推向蓬勃兴旺。
时至今天,新加坡的花店有1000 多家,分成个人的小规模经营、家庭式的中等规模经营和家族式的大型集团化经营三种。兴旺的市场使花店生意普遍比较兴隆,但人员短缺、土地昂贵等问题也存在,它使新加坡的花店经营出现了一大特色———促销手法多种多样,比如利用传真和电子邮件等现代化手段宣传促销,花店自己做产品展览,甚至花店与旅游购物团体合作,将花店作为参观购物的一项内容。
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社会,相对便利的交通、共同的社会心理文化,再加上更先进的花卉业发展现状,使它成为国内花店业者关注和出国考察的热点之一
原创作者:花季雨鲜花网